真正好的家庭教育,莫過于父親是基石,母親是榜樣。父母改變1%,孩子成長99%,七彩人生《成就未來親子營》融合了色彩心理學、行
為管理學、溝通心理學等內容,針對不同階段的孩子的成長需求制定的家庭親子課程。該課程以孝順文化和家庭關系為基礎,圍繞孩子的自
我力量、溝通表達、創造力、領袖力、執行力、逆境商數、身心健康、愛與感恩八大核心素養,激發孩子未來的無限潛能。想要孩子有所改
變,父母必須參加課堂學習,在藍天碧波間,重新建立起與孩子溝通的橋梁。
親子教育不是單純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傳統的園所教育,“親”與“子”兩者都應該受到教育,而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親子教育是一種早期教育,是以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潛能以及培養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重在提高家人間的感情與責任。
親子教育是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系基礎的,我國特有的家庭狀況受傳統教育思想《弟子規》的影響,親緣關系可以糾正這種思想,這種關系被擴展為所有與幼兒密切接觸的人——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系。
弗洛伊德強調了他對于孩童終身發展的重視。他堅信人的心理和精神素質的養成實際上可追溯到童年時期。弗洛伊德甚至認為,成人的人格模型是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形成的,并且在5歲前后就完全定型了。由此可見,始于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絕不能置心理因素而不顧。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留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注意了解孩童的思想狀況,并且從心理學的角度關注其思想和人格的健康發展,注重實現與受教育者的心理溝通。
如果施教者不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使孩童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就可能導致孩童個體嚴重的心理障礙,繼而形成諸如焦慮、自卑、孤獨等不良的人格傾向。
以焦慮為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另一位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倫·霍妮將焦慮解釋為“一個兒童在潛伏著相互敵視的世界里所產生的孤立無助感”。
從心理學的教育而言,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必須從提升孩童心理健康的角度切實改進家庭教育。
必須懂得認識以心理方面為導向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導品格與學業并重,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從幸福和品德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心理能力,以此提升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們在心理素質、知識養成、思想道德、文化修養等方面的能力齊頭并進。
如此一來,家庭教育不但對個人的成長、而且對社會國家的發展,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繁榮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童年缺失父母的愛,
一生都很難真正愛自己和他人,
也很難有幸福喜悅感。
報復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不開心,
比如離婚、失業、生病等。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孩子,請在暑假帶他來!
七彩會讓你知道什么是孩子的匠心獨運!
所有的結果都是由你創造的!
都與童年有關!
你的一句話,
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21歲,至關重要
建立自我探索
突破自我表達
關注情緒感受
提升自我管理
學會認同鼓勵
建立溝通橋梁
學會沖突管理
綻放內在力量
實現自我認知
人工客服報名/咨詢電話:13575745335 / 18916494957?
人工客服報名/咨詢電話:13575745335 / 1891649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