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調查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于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中國官方公開報道的一組數據表明,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在自殺者的年齡排列中,12歲占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僅占(23.7%)。
數據來源:“北醫兒童發展中心”
時下熱播國產劇《女心理師》,再一次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女心理師》劇照
01所有的反常都是無聲的求助
尤娜是學校播音系的一名學生,成績優異,備受老師寵愛??勺詮拇n老師來了,一切都變了,她發現新來的老師更喜歡競爭對手小哲,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次兩人同臺演出,尤娜故意摔下舞臺,誣陷小哲。
盡管如此,尤娜的父母自始至終也沒有趕到學校,這讓尤娜失望至極,先后兩次跑到學校樓頂和游泳池跳臺企圖輕生。
就在屏幕前的我以為尤娜是與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才導致的自殺傾向。
隨著劇情的鋪開,真相愈發明朗,尤娜父母之間冷漠的互動不禁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尤娜的心結是家庭關系。
父母之間女強男弱,感情在一次次的爭吵中消耗,兩人早已離婚,卻因為女兒而被迫生活在一起。
在尤娜逐漸察覺到那種壓抑的家庭氛圍,并知曉真相后,為了挽留父親,便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她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挽留父母的婚姻。
“所有反常的行為都是無聲的求助”
02家庭“戰場”讓孩子成為“炮灰”
有一句話很著名: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屢次自殺的尤娜,應該給所有湊合過日子的夫妻敲響警鐘。
在我曾接待的來訪者里:
有的父母對孩子全方位控制,要求孩子“乖”,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
有的父母重男輕女,對女兒無限的剝削,而對兒子無原則的寵愛;
有的父母即使沒有當著孩子的面去吵架,表面看似平靜似水,實則波濤洶涌,其實孩子都能敏銳的捕捉到。
生活在這樣的原生家庭,孩子往往膽小怕事、自卑敏感,甚至抑郁......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討論原生家庭的文章逐漸增加,讓很多困惑的心靈得以喚醒。
但擴散的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深入系統地解開這多年來困住自己的原生家庭疑惑。
今天我會嘗試著從源頭解開這個困惑。
03色彩心理學看原生家庭
在所有關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父母的關系。無論父母是否健在,無論是不是與父母同住都不重要,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決定了我們往后與其他人的關系。
色彩識人心理學認為:紅色和橙色代表子女與父親和母親的關系,與父母關系連接不和諧,在成長之后的人生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如紅、橙色問題。
紅、橙色問題的根源:就是與父母的連接問題。
紅色(0-6歲與父親的關系):負向表達:貪婪、冷淡、懶惰、暴力,憂郁、放任、不負責任等。
橙色(7-12歲與母親的關系):負向表達:驚嚇、受虐、極端、煩躁、忙碌、性偏差等。
修復與父母的關系,這些都會扭轉。
這些關系一旦獲得療愈,譬如你與母親的關系已經療愈了,母子關系變得很好,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可以與所有女人連結,也許是你的妻子或女兒,因為這些關系都活在我們之內。
七彩人生色彩識人心理學5分鐘解讀你的生命密碼,10分鐘解惑腦袋生命障礙!
幫你挖掘人格最深處的需求,通過顏色,解密你不知道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