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真的理解孝道嗎?
在傳統印象中,但凡沾著個孝字,都很沉重很憋屈,似乎是一件很大的負擔。其實尋諸先秦時代,在中華文明內核形成的源初階段,孝道文化并不是后世這般苦大仇深的模樣,反而是充滿著康健陽光之氣的,孝是儒家基礎的行為規范。孝文化并不是后世所想的無原則的孝順。父母出現了過錯,如果我們無原則地順從,這是陷父母于不義,這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在《孝經·諫諍章》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鬃討B度十分鮮明,他反對一味盲從,反對愚忠愚孝。主張做父親的若有能諫諍的兒子,就不會陷于不義的行為之中,做兒子的若看到父親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直言相勸;對父母有意見,有禮貌的提出,不應和父母吵架耍態度。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進言勸止。這些都體現了孔子的辯證思想和民主思想。
二.現在還需要奉行孝道嗎?
面對世界各種文化的沖擊,以孝悌為基礎的東方文化,與以平等為基礎的西方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沖突,加之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無處不在,生存壓力增大,所以很多人開始懷疑孝文化的存在意義。
首先,孝道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所有這些都構成了禮教,而禮教構成了國家的一種精神。這種秩序精神,表達的是基于親情的愛,如果對自己的至親都不愛,何以愛他人?
其次,老齡化社會,空巢老人數量增加,社會發展速度快,很多老人與社會脫節,加速了心理老化,現在時代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不再需要“臥冰求鯉”,但是需要這種對父母的愛心。在物質豐富的世界里,老人更需要的是兒女對自己的感情,多給老人些陪伴與關愛。
三.孝是一種品德
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感恩,狹義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屬于魂,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屬于形。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孝是根本,孝是至德。
四.盡孝有什么意義?
色彩識人心理學認為:紅色和橙色代表子女與父親和母親的關系,與父母關系連接不和諧,在成長之后的人生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如紅、橙色問題。
紅、橙色問題的根源:就是與父母的連接問題
紅色(0-6歲與父親的關系):負向表達:貪婪、冷淡、懶惰、暴力,憂郁、放任、不負責任等。
橙色(7-12歲與母親的關系):負向表達:驚嚇、受虐、極端、煩躁、忙碌、性偏差等。
修復與父母的關系,這些都會扭轉。
孝:物質滿足,順:精神滿足,順父母的心,讓父母安心、放心、舒心。
孝順又分四個層次:
1、小孝順:整天圍著父母轉,給父母端飯洗腳,無原則順從父母,滿足父母衣食住行,不至于有所缺乏,叫作小孝順。
2、中孝順:自己先解決好自己的一系列問題(例:婚姻問題、健康問題、事業問題,家族和睦……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煩心)。能體諒親人的心愿,父母所愛我也愛,陪親人聊天,使親人心里安樂,就叫作中孝。
3、大孝順:事業有成,榮耀家族,讓父母為你而自豪和驕傲。
4、超級孝順:積累功德,然后把自己的功德一部分給父母,讓父母從此脫離輪回之苦,永享人生和生命樂趣。
在所有關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父母的關系。無論父母是否健在,無論是不是與父母同住都不重要,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決定了我們往后與其他人的關系。
如果你不是由親生父母撫養長大,那這里所謂的父母是指在你心中的地位等同于父母的人,可能是你的姑姑、阿姨、養父母、兄弟姐妹、老師等撫養你長大或代理父母職位的人。
父母并不是活在你之外,而是在你里面。即使你的身體已和他們分離,即使你已長大成人,他們仍活在你的內在。有人可能會說:“我已經長大成人了,父母跟我的關系早就沒有影響。也許我小時候曾經受過傷害,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傷痛早已不在。
我了解父母親所經歷的,也了解他們不該為此負責?!边@是典型大人會說的話。但我們內在都有一個小孩,受傷、受驚嚇、感到失望的并不是大人,而是內在小孩。
這個小孩可能會突然產生非常愚蠢又原始的嫉妒與憤怒,而你會壓抑自己的內在竟有這類情緒。關系中的傷痛會使你與較低意識結盟,而較低意識具有破壞性,會讓你進入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
但如果這些關系獲得療愈,譬如你與母親的關系已經療愈了,母子關系變得很好,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可以與所有女人連結,也許是你的妻子或女兒,因為這些關系都活在我們之內。
改善與父母的關系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開始去體驗他們。就像你到了海邊,看著海浪、感覺微風吹拂,這時你會如何去感受呢?或是想象你正在品嘗一道美味佳肴,你會如何體驗呢?同樣的,如果你的父親正在咆哮,就把他當做獅子吼般享受;若你的母親正在做一件你不喜歡的事,就將之轉換成一個美好的事物。
改善與父母的關系:
1、和父母愛的擁抱,
2、對父母表達愛與感恩,
3、用愛為父母做靈性按摩或洗腳,
4、用心聆聽父母的聲音,并能愉悅的表達自己心靈深處真實的聲音,
5、陪父母去旅行,
6、聆聽父母年輕時候的故事,
7、聆聽父母生養我們的故事。
七彩人生的四大公益項目【孝順文化】正在進行中,孩子陪伴父母一起游玩學習親密三天,所有食宿費用和服裝等費用都由七彩人生天使委員會贊助;目的是: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孝順文化,讓天下的父母與孩子都能無障礙溝通!
五.學員感悟分享
子芮分享:
昨天給我媽媽做身體感受到了媽媽這生命的不容易,身患腸炎,吃了30多年的藥,很多次在死亡線上活回來,操心與掌控壓得自己心很累,做好后媽媽說身體輕了很多,腳心都熱出去的感覺很舒服,很感謝能帶她來到這里!我從小沒跟媽媽一起生活過,也有很多對自己特別的出生很疑惑,昨天我們聊了很久,關于我的出生,感慨自己強大的生命力,感慨自己為何如此寒冷與莫名的凄涼,早上媽媽幫我摸了背部,做了禪油能量補充,天藍、紅、黑、綠天使都差不多用完了,還是沒有捂熱我的背心窩,感覺還是很冷,看到媽媽還不是很懂禪油的好處,看到我吐出來一些東西,也怕我搞壞了身體,看到我自己還是渴求著內心缺的那份愛。媽媽比我們還要缺,好好補補媽媽的能量,才好感恩媽媽帶我來到這個世界,有機會從人生的最底端不斷成長的生命體驗,真是人生最好的安排。
白蕓分享:
早上的活動的感受,婆婆就像個小孩子一樣,沒有讀過書也聽不懂普通話,在擁抱環節中就像?三歲小女孩躺在地上,我去擁抱她也沒有感受,我抱著時間一久,聽到我內心的聲音婆婆不敢擁抱我,嫌棄自己是個病人,害怕和恐懼與人近距離接觸,我把她的手放在橙色位置上,瞬間感覺自己也接受婆婆了,那一刻能量是媽媽的愛,只需要安靜的在一起,做真實的自己,我也需要媽媽的認同和愛,下面的活動中婆婆整個情緒就爆發出來,婆婆開始看到問題了!一直哭外公和外婆和他們說話,最近舅舅查出來也是癌癥,外公外婆也是癌癥晚期過世的,我很知道婆婆壓抑的情緒,內心有很多話也無法表達出來,抱著婆婆她一邊哭我也一邊回憶,釋放自己也看到一幕一幕的輪回,也看清婆婆所有的姐妹都開始出問題了!婆婆好像也開始相信釋放能幫助到她!挺好的今天開啟身體,金湯和禪油還有詩曼老師的能量起動,才讓我婆婆如此的打開自己,真好!感恩七彩人生的公益項目,收獲滿滿正能量。